本市精准打击非道路移动机械超标排放
记者近日从北京市生态环境局了解到,市生态环境部门在提升非道路移动机械污染防治监管水平上持续发力,紧盯非道路移动机械污染排放,在“产销用”全流程强化监管,着力管控非道路移动机械超标排放。
根据2021年发布的源解析,移动源是现阶段北京市细颗粒物(PM2.5)本地排放中的主要来源之一。其中,非道路移动机械的污染排放不容忽视。
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总队总队长赵志威介绍,2022年,聚焦生产销售、使用、油品使用等环节,市生态环境执法部门对非道路移动机械开展了全流程管控。针对生产销售环节,加强非道路移动机械新车监督抽查,督促“出库前”排放达标,满足各项环保要求。针对使用环节,对在用非道路移动机械尾气排放、编码登记、污染控制装置使用等进行重点执法,严厉打击排放超标、未编码登记或未如实登记、污染控制装置未正常使用等违法行为。针对油品使用环节,发现使用“黑加油站点”油品线索的,及时移交公安部门,减少因油品质量不过关带来的排放超标问题。
据统计,2022年,全市生态环境部门共检查在用非道路移动机械2.8万台次,处罚1098台次1079.1万元。对3家非道路移动机械经销商处以没收违法所得19.6万元、罚款60.5万元。公安部门侦办涉成品油刑事案件87起,刑拘169人,查获柴油530吨,汽油11吨。
“我们通过您在‘京环宝’上登记的信息,得知您工地上有6台挖掘机,其中1台为国I排放标准的老旧机械,今天我们重点对它进行尾气排放检测……”为了加强对非道路移动机械管理,市生态环境部门开发上线了“京环宝”小程序。施工单位通过“京环宝”办理非道路移动机械进场和出场登记,动态记录使用情况。
执法队员在执法过程中会检查登记办理情况,发现未办理登记的将督促其尽快完成登记。同时,在执法过程中深化“执法+服务”模式,解答企业在非道路移动机械环保管理方面的问题。
赵志威表示,市生态环境执法部门积极探索“智慧执法”模式,强化热点网格、自动监控、走航监测等科技手段支撑,再加上小程序的助力,转变了以往对非道路移动机械“碰到什么查什么”的执法模式,执法人员提前掌握施工工地在用非道路移动机械的数量等,开展精准执法,有效提升执法效能。
在日常执法检查中,还有部分非道路移动机械使用“黑加油站点”劣质油品的违法行为。针对这一现象,市生态环境执法部门把“黑加油站点”违法线索及时移交公安部门。同时,积极与市场监管部门开展联合执法,生态环境部门对在用非道路移动机械尾气排放进行检测,市场监管部门对在用非道路移动机械的油品质量进行抽检。同时,注重在执法过程中的普法和引导,增强非道路移动机械使用单位或个人环保意识,自觉“黑加油站点”的劣质油品。
“下一步,我们将加大非道路移动机械检查力度,对排放不达标机械依法依规处理,让‘黑尾巴’无路可逃。”赵志威表示。